清境火把節 FAQ

清境火把節 FAQ

流傳到台灣的「清境火把節」,以「薪火相傳」為主要意涵,除了同樣由居民高舉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並象徵部落團結齊心之外,更希望結合仁愛鄉原住民與合歡山新移民文化,同時延續異域孤軍堅苦奮戰的精神,共創美好的家園。

火把節是源自彝族、哈尼、白族、納西、瑮僳、普米、基諾、布朗、拉祜、佤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

尤其以彝族為主,視其為新年,一般在農曆六月舉行,

又稱為「星回節」,有「星回於天而除夕」之說。

因活動內容精彩萬分,也被稱為「東方狂歡節」。

2001~2006年間,清境火把節是「清境一夏」主要活動內容之一,

清境一夏的主辦單位則是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

從2007年起,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改組後,

「清境一夏」活動改以「清境風車節」為主題,

於是「清境火把節」回到由清境社區發展協會承辦,

仁愛鄉公所與仁愛鄉農會共同主辦。

由清境社區發展協會承辦的「清境火把節」,

大約在每年十月到十一月間擇期舉辦。

活動時間短則1~3天,長則7~15天;

每年視活動規模而定。

清境火把節活動內容每年視活動規模或有不同。

唯至少會有一場「祈福迎賓晚會」,

由居民高舉火把,照天祈年;並象徵部落團結,薪火相傳。

並有雲南擺夷舞蹈表演、原住民舞蹈表演、葫蘆絲演奏、水煙筒比賽...等節目。

此外其他搭配的活動包括:

清境趕街(農產品展售會)、雲之南美食嘉年華、清境長街宴、

清境社區文史展(社區營造成果展)、立鷹山及百合花田導覽行程......等。

詳細活動內容可參閱每年活動公告。

清境火把節還沒有固定的活動經費來源。

從2007年起,清境火把節主要是由仁愛鄉公所、仁愛鄉農會編列(申請)活動預算,

清境社區發展協會再向南投縣政府及各相關單位爭取補助或部分清境地區業者贊助,

過去每年活動總預算大約只有新台幣15~30萬之間,每年狀況不同。

清境火把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的「清境一夏」活動,

當時的「清境一夏」包含「雲之南擺夷文化祭」與「高山藝文趕集」二大系列活動,

其中「雲之南擺夷文化祭」就包含了二場火把節晚會。

此後2002~2006年的「清境一夏」活動,均包含火把節晚會。

 

然自2007年清境社區發展協會自行辦理本活動後,

才正式命名為「清境火把節」,作為清境社區文化的代表性活動。

往年的「清境一夏」活動,主要由清境農場與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共同舉辦,

活動時間選擇在旅遊旺季的暑假(7~8月)期間。

活動內容均包含「雲之南擺夷文化季」,辦理1~3場的火把節晚會。

唯2007年起「清境一夏」活動改以「清境風車節」為主題,

於是清境社區發展協會選擇在九月中旬以後的農閒時期,

另行舉辦「清境火把節」,傳承此社區文化的代表性活動。

由清境社區發展協會承辦的「清境火把節」,原則上希望每年都能舉辦。

唯其活動規模將視每年經費預算而定;

如預算充足,將擴大宣傳,邀請各地民眾共同參與;

如經費拮据,則只作為清境地區內部的社區性活動。

清境地區為台灣知名渡假勝地,每逢週六經常人滿為患。

「清境火把節~祈福迎賓晚會」如在週六晚間舉辦,

許多清境社區的居民、業者恐無暇參與,將失去活動意義;

同時也難以再藉由活動協助提振地方產業。

清境火把節基本上是以本地居民為主的社區活動,

而每年暑假(七、八月)一般是清境居民最為農忙的時期,

所以清境火把節選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間,

較接近農閒的時間辦理。

清境火把節主辦、協辦單位


網站建置 @ 2010-2022 清境旅遊資訊網 www.cingjin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