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節~鬥牛

彝族火把節~鬥牛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2日 15:51
 

   鬥牛,涼山彝語“牛頂”,它與西班牙“鬥牛”有本質的區別,眾所週知,西班牙是人跟牛斗而彝區鬥牛是牛跟牛斗。
  彝區鬥牛一般分兩種情況,即平時村與村之間將較有名的公黃牛趕到一起比高低,火把節期間則將方圓幾百里較有名的公黃牛趕到鬥牛場來決出高低。
  鬥牛一般民間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鬥牛中任何一方的牛被頂傷或死亡,另一方不負任何責任。但也有例外的,假如有人在牛主人不在場且鬥牛場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擅自進行鬥牛,並將主人不在場的牛斗傷亡的話,將視其情況加以賠償。
  鬥牛一般無嚴格規定,尋一平整的場地,將鬥牛與一條小恒牛一起趕至鬥牛場,然後用披氈將鬥牛的頭矇住,並悄悄將小母牛拉出場外隱蔽起來,待揭開披氈,兩條公牛同時發現小母牛不見了時,會怒氣沖天,吼叫著用前蹄猛力刨土,或瞪眼對視,如此以進行試探對方的虛實,繼而衝向對方,用鋒利的牛角不斷碰頂對方,直至一方體力不支奪路而逃。勝者高昂著頭,不斷地吼叫示威,牛的主人則喜之不盡,趕緊將牛牽至領獎臺,為牛披紅挂彩,接受觀眾的注目禮。那洋洋自得的樣兒,仿佛凱旋歸來的將軍。
  鬥牛前,各村寨要選出代表參加鬥牛大會,並選出各自村中膘肥體壯的牛中之王即冠軍之牛。鬥牛的種類,大小涼山彝區都是黃牛,雲南和貴州彝區則除黃牛外還有水牛。大會開始時,由一位有威望的人宣佈鬥牛開始,頓時鑼鼓喧天,長號齊鳴,鞭炮震耳,青年男女在場邊彈起大三弦月琴,跳起歡樂的舞蹈。在場邊的標桿上挂著球形的“彩紅包”,是備勝利者的牛主人戴的。在萬眾歡騰的熱浪中,放牛人將一頭頭體大角尖的公牛牽入場內,接受裁判員過目。一聲令下,按照事先選好的對手,按淘汰制的比賽程式,將賽牛放出,任其角鬥。兇猛的公牛揚蹄翹尾巴,勇猛地向對方衝去,角對角地頂碰,直到將對方鬥敗逃竄為止,鬥牛也可以說是一種選擇優良牛種的形式,對畜牧業和農業有著積極的意義,誰的牛獲勝,就意味著放牛青年是勤勞的畜牧能手。火把節的鬥牛方法是:勝者鬥勝者,敗者被淘汰。(鬥牛的前前後後要十幾天的時間,村裏、鄉里、縣上層層淘汰。)有的公牛不願進場子,人們便會牽進一頭正值發情期的母牛相誘,於是,兩頭將要對陣的公牛就會因“爭風吃醋”而引起搏鬥。大的火把節活動鬥牛多達幾百頭,可以鬥幾天,讓人大飽眼福。參加比賽的牛都是專人飼養、訓練過的,十分聽主人的話。優秀的鬥牛還會使用撲、撞、閃、讓等技能。鬥牛互不相讓,鬥紅了眼,看著真有點嚇人。人們都屏息觀看,心裏巴望自家村裏的那頭牛早點獲勝,為自家的村寨爭來榮譽。雲南彝族火把節在鬥牛時有些地方還時興輸了的一方就把帶來的酒交給獲勝的一方,由獲勝者支配……一杯杯地斟給客人或朋友們喝。
  貴州、普安、威寧、畢節,大方一帶的彝族鬥牛場,一般是在“荷洪尼走奈木”(火把節)鬥牛。
  古代鬥牛活動較為單一。經過不斷地豐富發展,形成了一個以鬥牛為中心,多種活動一併開展的鬥牛文化場面。
  《嶺表紀蠻)載:“蠻人購買此種牛只,只求肥碩壯健。價值高昂,在所不計。故一斗牛有至二三百元者。俟至相當時期,乃與他寨約期決鬥。鬥日,遠近男女,無不盛粧艷飾,集合觀戰。是時,兩寨民眾,吹銅號,鳴蘆管、放鐵炮、張傘蓋、列旗幟,嚴隊伍,擁牛人決鬥場。 
  ……兩牛驟見,怒不可遏,由是交角決鬥威猛奮發。觀眾鼓掌吶喊,聲震陵谷。移而勝負分,有敗逃者,有戰死者,亦有兩皆陣亡者。勝者興高采烈,取紅氈披牛身,取銀角套牛角,以紅鬃為彩,紅綾結球,繫於牛之項尾兩部,炮聲震天,以前儀送牛回寨。歡歌會飲,慶賀大捷。……敗者氣色沮喪,牛不戰死,亦必殺以泄忿”。
  文化大革命中,鬥牛被視為“不軌”活動而停止。黨的三中全會後,隨著農村經濟政策的落實,生活水準的提高,彝山的鬥牛場紛紛恢復,規模增大。小型鬥牛場一般觀眾有一、兩千人,大型鬥牛場觀眾竟達萬人。
  鬥牛一結束,人們喝了獲勝者勝利的酒之後,接著就開始了其他比賽。這種場合,不僅是身強體壯的彝族小夥大顯身手的場地,同時也是彝族青少年開展體育活動的大課堂,上百雙眼睛盯著角逐拼搏的賽手,看他們鬥智鬥勇,為他們的每一回合報以熱烈的掌聲。
  (來源:彝族人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