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少數民族文化 清境觀光旅遊另類風情
【中央日報】2008-10-20 張達智/整理
大部分人都知道「清境農場」有成群的牛羊,「青青草原」有台灣難得一見的綿羊秀,卻不一定了解,這處農場是由一批自大陸滇緬撤退來台的義胞,拓荒開墾而來;在農場上方的博望新村,則是這批滇緬義胞居住生活的聚落之一,並發展出今日清境農場特殊罕有的雲南少數民族風情。
中央社20日電,民國三十八年大陸風雲變色,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但仍有一批游擊隊在滇緬邊疆的「金三角」地帶,持續奮戰了十一年之久,這段期間,游擊隊與雲南少數民族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係,部分官兵與少數民族婦女結婚生子,成立家庭。
民國五十年,當這批在異域奮戰的孤軍撤退時,家眷也跟隨到台灣,政府以「義胞」身分將他們安置在南投仁愛鄉清境地區。
據清境社區發展協會表示,當時隨孤軍來台的少數民族家眷,包括有擺夷族(即傣族)、哈尼族、苗族、拉祜族、瑤族、佤族、布朗族、(人栗)僳族等計八個族群,其中以擺夷人數最多。
清境農場指出,當年有約二百多名滇緬義胞,經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安排,定居在清境從事農墾開發,隨後三、四年,另有退伍的榮民,相繼投入農場開墾的行列。因此,滇緬義胞可以說是第一批開闢清境農場的無名英雄。
清境社區發展協會表示,農場開闢初期,政府規劃有兩個義胞村莊。其中,年紀較大、家中人口多者,主要居住在海拔較低的壽亭新村;年輕的兩口之家則住在海拔較高、農場頂端的博望新村。
其實,博望新村僅是沿著巷道興建的兩排低矮平房,最初是木造,後來改建為磚構,總共僅約三十戶,人口約百餘人,由於位置偏遠,反而保存較完整的聚落風貌及雲南少數民族文化,也成為如今最具代表性的清境眷村。
清境農場經過義胞、榮民長期胼手胝足的開墾,同時隨著產業的變遷,已逐步轉型發展成觀光遊憩及休閒的農場,清境地區也成為台灣深受歡迎的高山旅遊及避暑勝地。
因應清境地區觀光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四十多年來在此落地生根的滇緬游擊隊與雲南少數民族後裔,近年也成立清境社區發展協會,推動以榮義民眷村特色的社區總體營造,並積極建構雲南少數民族特色文化,成為除了美麗的青青草原、優質的歐風民宿之外,清境旅遊另一項特色賣點。
在清境的八個雲南少數民族中,擺夷由於人數最多,且其文化最具特色,因此造就了鮮明獨特的「清境擺夷風情」,其中「雲南擺夷料理」更已成清境最具知名及受遊客青睞的特色飲食文化。
另外,擺夷人能歌善舞,加上其舞蹈豐富多彩,近年來也發展為表演形式,典型舞蹈如戛光舞、象腳鼓舞、孔雀舞等,尤以孔雀舞最受遊客的喜歡。
「水煙筒」是滇緬地區極為特別的生活器具,抽水煙的習俗也隨著義胞來台傳入台灣,成了清境博望新村的特色。
而當年撤退來台的游擊隊,克服萬難將在滇緬邊疆奮戰十一年的寫實照片帶到台灣來,並展示在博望新村的「松崗文康室」,不但是見證該段歷史的珍貴資料,也成了推展觀光的資產。
目前清境社區發展協會更已將雲南少數民族特有的傳統民俗火把節、潑水節與觀光產業結合,形成清境地區特殊的觀光旅遊活動。
中共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今年七月初參訪清境地區時,對於博望新村能保存雲南少數民族文化即大為讚賞,直言對大陸觀光客將是很大的吸引力。
南投縣長李朝卿也認為,清境少數民族的特有文化風情,絕對是大陸及國際觀光客的賣點,因為,台灣只有這裡有,別的地方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