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與口頭傳統的保護

火把節與口頭傳統的保護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2日 13:51

  郭翠瀟:最近中國和世界許多有關民族民間文化的搶救、保護工程紛紛啟動,火把節及與之相關的口頭傳統是否也值得納入保護之列呢?
  巴莫曲布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號召各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大力搶救和保護“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文化的多元化發展。與物質遺產相比,非物質遺產面臨更嚴峻的保護形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非物質遺產的保護才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關注。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增強、文化標準化、武力衝突、旅遊業、工業化、農業區縮減、移民和環境惡化等對傳統文化構成了嚴重威脅。許多傳統和民間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瀕臨消亡。“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係指在歷史、藝術、人種學、社會學、人類學、語言學及文學方面有特殊價值的傳統文化活動和口頭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語言、故事、音樂、遊戲、舞蹈、風俗、禮儀以及各種藝術表達手段。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具有豐富的非物質/無形/口頭遺產,節日文化就是其中的一大宗。但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我們也面臨著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有效保護傳統和民間文化藝術的挑戰,在國家實施的“西部開發”戰略中也同樣舉足輕重。
  節日文化,不僅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與藝術風貌,更能昂揚一個民族的精神,激活一代代族群後人的民族記憶,啟發廣大的民俗傳承愛好者對古老文化的神往,對民族民間藝術的珍視。彝族地區素有“火之故鄉”的美譽,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著先人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音樂舞蹈傳統和口頭藝術,在火把節習俗形成的歌調、傳說乃至史詩表演等也當屬“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宗重要傳承。
  1)火把節歌調
  彝族地區流傳著十分豐富的火把歌調,雖然形式多樣,但都有固定的火把歌調,由於彝語方言發音不同,大小涼山彝族稱之為“都則朵洛嗬”,“都則”即祭火,“朵洛”意為祝願,“嗬”即為歌;雲南楚雄彝族諾蘇支系稱為“朵則朵額”,“朵則”意為祭火,“額”則是“玩”的意思。彝族的火把節歷來最為隆重,並逐漸衍成了成套的節俗歌調。
  在楚雄彝族的這一歌種中,包括有《燒火歌》、《送火歌》、《招魂調》、《同樂調》、《火把節對歌》、《火把節祭歌》等等。演唱這些歌調的時間、地點和歌者亦各有所殊,如《燒火歌》由合戶家長率領闔家在自家屋檐下的“節日火堆”旁圍圈齊唱,以示慶賀;《招魂調》則由各家主婦獨唱,同時手托祭物(糧、鹽、酒、肉),直向自家菜地或糧田走去,邊走邊唱,當返回時,便採一株莊稼苗,示意已將人魂、畜魂和莊稼魂一併接回家來共度火把節,同時象徵迎來人丁清吉、六畜興旺和五穀豐稔之年;《火把節對歌》僅供本寨人們聚會寨邊壩場對歌時所唱;《火把節祭歌》由〈生產和畜牧〉、〈獻酒〉、〈除祟〉、〈稻場祭經〉四部分組成,由祭司畢摩在火把節當夜進行祭祀時誦念的歌調,反映了彝族以火除祟、祈神求福的原生宗教觀念。
  楚雄彝族的火把歌調,唱詞多屬傳統相沿,五字韻句,詞頭句尾有相對固定的襯格,填以“哦夥嘀哩夥”、“阿夥喔、噢來”等類的虛詞演唱,其中部分歌調有較長的虛襯詞樂段,有獨唱、齊唱、對唱加和腔,一般不用樂器伴奏。各歌調以五聲徵調居多,羽調次之。在其徵調式歌調中,常出現徵、宮二重調式音韻交錯的現象,大多以上下樂句為主題演化成中、小型歌體和少量敘事歌體,採用二、三拍子,尤突出“×ו×××”式節奏,總體上看,這類火把歌調情感開闊,歌腔質樸,富有力度,民族特色濃郁。
  2)火把節傳說(見前文)
  3)火把節與史詩傳承
  彝族英雄史詩《銅鼓王》流傳在雲南富寧縣、廣西那坡縣和越南與中國交界羅羅(又作倮倮)支系彝族的居住區,歷史悠久,影響極深,流傳甚廣。史詩係當地彝族原生宗教祭司“臘摩” 在“蕎年節”(火把節)、“跳宮節”等祭祀性節日中的有關儀式上演唱的世傳歌詞,又叫《銅鼓歌》 。在羅羅彝族支系中,祭祀禮儀與相關的儀式活動中,祭祀銅鼓或以銅鼓為祭器是一種重要的支系文化表徵,臘摩作為祭司在諸多的節日儀式活動──跳宮(即跳銅鼓舞)中演唱的世傳祭詞《銅鼓歌》,本身就構成了一種口承語言民俗事象。
  以舉族祭祀戰爭中救護先祖的金竹為主要活動的跳宮節,又有“大跳”和“小跳”之分。“大跳”一般為九年或二十七年舉行一次,要跳九天九夜,除在跳宮坪上進行祭祀和歡跳以外,還要到某個特定的山頭及全寨各家各戶去跳。“小跳”即一年一度所舉行的跳宮節活動,前後舉行四天,每天的活動分別為祭山、祭樂神、祭錦神(錦繡前程之神)和驅邪鬼。 同樣是跳宮節,各個寨子的儀式程式也不盡相同,但總的活動都是以臘摩的祭祀為中心,是以誦唱《銅鼓歌》、歡跳銅鼓舞為主要祭祀內容和表現形式的歌舞娛神祭神的傳統盛會。
  “蕎年節”即火把節,廣西彝區已不盛行此節,在雲南境內富寧一帶的羅羅支系中稱彝族盛大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為“蕎年節”。這與農曆六月彝家主要農作物蕎麥大體豐收有關。史詩〈換鼓〉一章追溯了“蕎年節”的產生和由來:
  遷徙到滇桂邊界的四支彝人在瘟疫中絕處逢生後,又遇大旱帶來的災荒,那時的彝家的臘摩波仙出一良策,要彝家耕種耐旱的蕎子。他自己徒步來到交趾(今緬甸)借蕎種,可貪婪兇狠的交趾人非銅鼓不換,無奈之餘,被縛的波仙只好屈從,以十面銅鼓換回十石蕎種,使彝家轉危為安,為了紀念蕎和鼓的恩德,彝家在每年的舊曆六月擊鼓過蕎年(火把節)。富寧一帶的彝族人認為,“蕎年節”(火把節)跳銅鼓舞,就是為了使天神快樂,銅鼓舞可以娛神慰神,並使天神賜給人們以豐年,護佑寨子裏的人平安無疾,少死多生。
  此外,在廣西境內的彝區,《銅鼓歌》吟唱得最多、最完整的場合是在每年節日期間“卜銅鼓”、“祭銅鼓”、“開銅鼓”和“封銅鼓”的具體儀式上及其相關的節慶活動中。
  由此可見,史詩的形成與羅羅彝族在特定的儀式性節日期間傳演《銅鼓歌》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可以說,以上節日大多由祭祀儀式發展而來的,史詩《銅鼓王》也同樣是由祭司臘摩祭祀銅鼓的祭詞發展而來的,祭祀儀式及其由此發展而來的節日活動場合是史詩形成並代代傳演的民俗文化場,祭司臘摩是史詩的誦唱者、編撰者、整理者和傳播者,其詩與史角色和諧地統一在祭祀儀式中。正如《伊利亞特》、《羅摩衍那》的產生離不開行荷馬、蟻蛭式的人物一樣,彝族英雄史詩的產生和形成也離不開祭司兼歌師的臘摩。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