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節~賽馬

彝族火把節~賽馬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2日 15:42

  火把節的賽馬方法是在草坪上修一個圓圓的大跑圈,讓參賽的騎手騎上各自的馬匹,預備在起跑線上,等待著發出的哨令,同時策馬直追,最後以第一個到達終點者為勝。比賽規則同樣是賽勝者,敗者被淘汰。賽馬,從村、鄉、片區、縣,逐級舉行淘汰賽。參加全縣比賽的都是各地的優勝者了。象普格、布拖的火把節,參加比賽的賽馬上千。
  涼山彝族愛馬如命,俗有“一個人只值一匹駿馬”之說,因而不論貧富,均有養馬之習,並在長期的養馬實踐中,精心選育出了著名的優良馬種——建昌馬。建昌馬軀體短小精悍、體質結實、機警靈敏、性情溫馴、易調教、負載能力強、行走于崎嶇山路之間竟如履平地,因而成為涼山彝族馱載和乘騎的主要工具。而許多彝人以擁有一匹上好的建昌馬而自豪,常將自己精心飼養調教出來的駿馬炫耀示眾,尋找對手比高低。
  各地都有固定的賽馬跑道,彝語叫“九甘”, “九”意為“轉”、“跑”,“甘”意為“路”、“道”。
  “九甘”一般不設在平地上,而是在各自的房前屋後尋一圓形小山包,先用鋤頭繞著山腰開一條便道,並將兩頭路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大圓圈,然後將馬匹用繩牽著繞道行走數圈,讓馬熟悉便道並會主動繞道而行時,便飛身上馬,揚鞭催馬,繞著山包飛馳。如此早晚各一次,長此以往,駿馬便會訓練有素,並能在婚、喪、節日等大規模比賽中,穩操勝券。
  涼山彝族從小會騎馬,練得一身好騎技,在大規模的比賽中能獲勝,不僅僅是自己的榮耀,也是全寨和家支的光榮,故而倍受敬重。獲勝的駿馬也名揚四方,前來議買者絡繹不絕,馬價也猛增數倍。這大大鼓勵和促進了養馬、賽馬的積極性。賽馬不僅是賽馬力、跑速,而且也是賽騎技、姿勢、技巧等綜合性的競技項目。賽馬時一般分為若干組進行淘汰賽。賽馬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賽速度的“大跑”,彝語叫“大蹤”;一種是賽姿式的“小跑”,彝語叫“小蹤”。彝族傳統習慣上崇尚“小跑”,駿馬在跑道上奔跑時,只見頻頻翻蹄,如行雲流水,有些騎手手端酒杯穩穩噹噹地坐在馬背上卻滴酒不灑。
  彝族養馬賽馬的歷史可能相當久遠,彝族史詩《勒俄特依)這樣說道:遠古彝族英雄支格阿龍在滇池北邊有一情人,滇池南邊有一情人,他經常騎一匹神馬奔走于南北方的兩個情人(有的傳說是他妻子)之間,兩個女人都想留住他。其中一人將神馬翅膀剪了一些,結果支格阿龍掉人滇池中。另外有一些彝文古籍和神話傳說,也經常提到馬的事情。
  彝族“相馬”有其獨特的——套理論和方法。什麼樣的馬才是好馬,這有一定的標準。好的馬匹其身體的各個部位都非常講究。
  馬的頭要大,耳朵要向上且有力,眼睛要大而鼓,馬的鼻孔也要大,這樣才好喘氣,馬的嘴也要大,在賽跑時必須張開大嘴,跑時應該是埋頭和嘴,以快觸到地面者為佳。馬的頜頰要大,這樣才能夠多吃東西。馬鬃不能太厚,馬腰肢不能太長,馬肚不能大,馬後腿不能太直,馬蹄不能大,馬旋不能長在馬脖子上和馬嘴上,認為長在脖子上是上吊旋,長在嘴上是吃人旋。馬毛最好是純黑色或純絳紅色。白斑點長在背兩側者被喻為翅膀很好,白斑點長在兩前肢或後肢者也很好,額頭上的白斑點也很好,但白斑點從額頭長到嘴角上的卻不好。
  涼山彝族各地都流傳有古代和近代各種名貴的駿馬的故事,這些駿馬都有雅名。例如涼山喜德地區傳說的“都都拉呷”駿馬,傳說它跑起來時連在草坪上歇息的雲雀都來不及飛走就被它踩死,可見其速度之快。彝族對騎手也相當苛求,特別是大賽時人們對選擇誰來當騎手,一般都考慮再三非常穩慎,最後才做決定。一般要求騎手要身輕如燕,騎馬姿式要好看,並且要膽大心細。如果馬獲勝,騎手都有不薄的彩禮。
  很多騎手從小善騎馬,不怕苦不怕累,還要不怕死,也就是不怕發生意外事故。同時,很多騎手也是馴馬師。
  彝族將跑馬分為幾等,例如 “駿馬”、 “跑馬”、“騎馬”、“馱馬”。
  涼山彝族的賽馬內容別具一格,不僅要賽馬力、賽跑速,而且還要賽騎術、賽姿勢、賽智慧等,因而競爭相當激烈。比賽時,一般兩匹馬為一組,分甲乙雙方比賽,馬多則分為若干組,進行淘汰賽。賽馬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賽跑速,以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此種賽法稱為“大蹤”賽。賽前兩匹馬齊站于同一起跑線上,聞令舉蹄,象箭一般衝出,騎手傾俯馬背,手持韁繩,輕輕抖動,不斷為馬鼓勁,馬得到主人的鼓勵暗示後,更加揚蹄賓士直取終點。比賽方法無特殊規定,不論用何種騎術,第一個到達終點者為勝。二是賽小蹤,這是涼山彝族最為傳統的賽法,被稱為真正的彝人賽馬。它主要是賽騎術、姿勢和基本功,難度較大,因而騎手的騎術不達到一定水準者不能取勝。比賽要求駿馬起跑時不能揚蹄狂奔,而是用碎步有節奏地緩緩前行,觀者只見馬蹄頻頻翻飛而不見馬身有大幅度擺動,使騎手穩坐馬背而不受顛簸,其跑速則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上,被視為高水準、高層次的比賽法,故在此項目中獲勝者倍受敬重。
  同理,彝族自來喜歡善跑“小蹤”的中等個子的馬。
  這種馬在史志中記載為“建昌馬”。在多山多谷的彝區,當然不同於茫茫的大草原。彝山的羊腸小道相當險惡,一不小心失足則跌下萬丈深淵,“建昌馬”可以說小巧玲瓏,行動敏捷,跑起山路來又快又穩當。假如讓身材高大的蒙古馬在彝區山路上奔跑那絕對凶多吉少。所以,方志和遊記中對“建昌馬”有所稱頌。《小方壺與地叢鈔》: “南中民俗以牧畜為富,故馬獨多。” “黔馬小而習險,其行步收斂,不敢放蹄,故蹀峻馳危,穩驟不蹶,水西烏蒙馬最良。”《滇行紀程》“滇中多良騎,質小而蹄健,登危蹬若平地,故水西之駿,滇黔多之貴。”《黔書》:“水西之馬狀甚美,前視雞鳴,後啁犬蹲,隔闊膊厚,腰平背圓,體卑而力勁,質小而德全,登山越嶺,逐電爾雲,有馬如此,不可謂不良也。”
  “建昌馬”在漢代又稱“榨馬”。《史記》:“巴蜀民或竊出商賈,取其榨馬、焚僮、牦牛,以此巴蜀殷富。”“榨”當時指涼山東北部的甘洛、漢源一帶。唐《蠻書》: “烏蠻,……邑落相望,牛馬被于野。”“土多牛馬,無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由此可見,彝族養馬賽馬的歷史由來已久。
  (來源:彝族人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