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節~第一天

彝族火把節~第一天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2日 15:34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一早,山寨家家產戶,把屋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盛裝,忙著燒火宰雞,炒制燕麥炒麵。女人們準備節日飯,男人們一早就去指定的地方,去打(宰)寨子裏集體集資買來的過節牛。打牛時,打牛手先把斧頭拿在手裏,口中念咒: “打妖魔,打鬼怪,打凶死鬼,打魔鬼的天使,打災鬼,打餓鬼,保全寨人丁平安,牛羊發展,五穀豐登……”。然後舉起斧頭(背面)打在牛頭的兩個角中間。牛死後剝其皮,剖其肚,先取牛膽觀膽汁多少,汁多為豐年,汁少為欠收。然後再把牛肉宰好分給各家各戶,表示吃了牛肉的都吉祥平安。下午,各家各戶就忙於宰殺各自早已準備好的祭牲品。同樣,打牛的先觀其膽;宰羊殺豬的先觀其胰腺;殺雞的煮熟後觀其舌;這就是祭節“看財喜”。無祭牲品的就煮上午分來的牛肉即可。人們把分好的牛肉拿回家,小夥子帶著心愛的獵狗,背上獵槍上山打獵去。等到下午太陽偏西時,迎接羊群歸圈,當上山數月的羊群歸來時,全家老少都站在圈門口點數著羊群,一家之長還把一把把炒熟了的燕麥炒麵撒向羊群,祝願羊群繁衍發展。
  火把節這天,人們都到各自的莊稼地裏去割下一束新蕎子裝進口袋帶回家中,滲合在老蕎子內磨細,做成粑粑祭奉祖先。
  各家各戶把豐盛的晚餐做好後,先用蔑簸盛一簸飯,飯上面交叉放兩個馬匙子,裝一木盔肉,各家主人就坐在裏屋,一手端飯,一手端肉起身伸手在火塘上轉一圈或連轉三圈, 口裏祈祝:“人丁平安,牛羊發展,五穀豐登”,然後轉身放置在裏屋的神臺上祭祖祭神,主人坐下來約五分鐘,再起身把神臺上的飯和肉拿下來先嘗一口,全家人方可開始用飯菜。等到太陽偏西的時候,男人們掏出一早就罩在背筐底下的大閹雞,右手將翅膀和雞腳捏住,左手抓住雞頭往事先備好的索瑪葉做成的木盔水裏放,等雞溺死後拔毛燒雞,雞剖開後先取出雞膽看看,確定人丁是否平安,六畜是否興旺,五穀是否豐登。等飯熟肉熟後,主婦添飯,把蕎粑裝在木製飯盆裏,再找兩根竹籤插在蕎粑上。男主人們將燒紅的石塊夾到鍋莊石旁,清水燒石冒煙時,端上蕎粑和肉在煙霧上轉一圈後,端到祖靈下供奉,如果祖靈已超度了的就端到門外去供奉,口中念著有關火把節的祈禱語。等全家吃完飯,天已擦黑,點火把儀式開始,能點火把的有幾個(小孩)就出幾把火把,火把剛出門,大人就在後面唸有關驅邪、避災的詞,有的家人還燃放鞭炮,以示驅邪除魔,小孩們持火把加入了火把遊行,逐步匯聚在村寨較為集中的地方,唱明跳呀,非常熱鬧。
  當夜幕降臨,東北方有幾顆星星露出時,年輕人就把他們耳已精心準備好的火把拿出,從屋裏點出門,一把把火把先繞屋列轉一圈或三圈,轉完後走向自家的莊稼地繞一圈或穿過,這時口中大聲念道:
  燒掉害蟲,燒掉害蛾,燒掉貧窮,燒掉饑寒,燒掉饑荒,燒掉死神,
  燒掉瘟神,五穀飽滿,六畜發展,人丁安康。
  然後與其他的火把匯合,形成一條條“火龍”。這樣,沖天的火光,震天的喊聲,使一個個寂靜的山寨沸騰起來。真可謂天上星星亮晶晶,地上火把紅彤彤。
  古往今來,每年的火把節之夜各民族都在同一地域慶祝,從山寨到城鎮,從高山到平壩,人人燃起火把,手拉手足跟足圍成圈子載歌載舞。老人彈著平日積滿灰塵的月琴,小夥子吹著很久沒有摸了的笛子,姑娘們吹彈著挂在胸前的口弦,祈望年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歌唱美好的生活。在月光下一把把火把,一堆堆熊熊燃燒的篝火,像一顆顆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間,到處是火的世界,到處是歌舞的海洋。人們盡興地唱,盡興地跳,火把節之夜的熱鬧場面歷代文人多有描述。
  火把節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個晚上吃過晚飯,首先由某一家開始點燃火把,然後就爭先恐後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們唱起火把歌,歌聲隨著火把的漫延響徹山谷。隨後按約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條火龍來到公共娛樂場地,他們將火把集中起來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圍著火堆,快樂地跳舞遊戲。
  一般情況下,各村都打著火把到村邊最高的地方去觀看其他地方火把節之夜的美景,此情此景,從山寨到城鎮,到處是火把的世界。彝族火把節之夜的盛景,明代文人楊升庵讚嘆不已,當他路過當時涼山西昌時恰逢火把節,留下了千古傳頌的“火把節”之詩句:
  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天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
  我們從彝族“火把節之歌”中可以看出彝族對火把節的重視:
  祭 啊 祭
  茲莫用大騸牛來過,
  富人用大騸羊來過,
  窮人用雞來過,
  光棍用蛋來過,
  寡婦用蕎粑辣子湯來過。
  “茲莫”是彝族社會中等級最高的統治階層,也是近代彝族社會中的土司、土目奴隸主。從這首火把節的古謠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土司也好,窮苦百姓也好,火把節到時,富人大過即以美酒和坨坨肉來過,窮人小過即以雞、蛋、辣子湯來過。一方面真實地描述了舊時代過火把節中各階層不同的生活情況,另一方面則從側面反映了各地彝族火把節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富人在節日中祈求來年更富,窮人在節日中祈求來年生活有所改善。
  火把節的到來,窮人一方面盼望已久,另一方面看到富人家殺豬宰羊,酒香四溢,而自己家中卻四壁空空,心裏的那種難堪就可想而知了。《火把節到了》是四川越西彝族人民很喜愛的一首民謠,這是一首含著辛酸的眼淚唱的歌:
  火把節到了,
  諾蘇盼過火把節,
  有人怕過火把節。
  奴隸主殺牛過節,
  有錢人殺羊過節,
  寡婦拿酸菜過節,
  單身漢拿茄子過節,
  娃子流著眼淚過節。
  這首民謠雖然流傳不廣,但它卻是過去歷史的真實寫照。
  在改革開放、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的今天,火把節賦予了更新的群眾性、娛樂性、多樣性的內容。人們不僅繼承和發揚光大其優秀傳統文化的部分,而且溶進了時代的氣息,構成新的景象。例如節日期間,國外遊客,省內外遊客大量湧來,做買賣的人大量湧來,外來者遠遠超過本地人,火把節成為吸引各方人土前來觀光旅遊和貿易洽淡的手段和機會。各種群眾性的文藝體育表演節目也一年比一年更豐富多彩,民間節日也自然成了地區性的節日,從鄉村節日走向了城鄉節日,從單一民族節日成為了多民族共同的節日。真正知道和了解彝族的人不多,但一說“火把節”和’阿西跳月”,人們便不會感到陌生了。不過話又說回來,要了解原汁原味的火把節還是在鄉村中,特別是遠離城區的偏僻的村寨才具備民間地道的習俗風情。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的第一天晚上,小孩子們除•了唱歌、跳舞、捉迷藏外還做一種叫“老鷹抓小雞”的遊戲。由一人扮做“老鷹”,其餘的人排成一條長龍,依次揪住前一人的後衣襬,長龍的第一人扮做“母雞”護後面的“小雞”。“老鷹”拚命抓後面的“小雞”,後面的“小雞”看到“老鷹”來抓時,前面的“母雞”也拼命去抓“老鷹”,如果“老鷹”被“母雞”抓著,就要來充當母雞保衛小雞。後面的小雞一方面要擺動以躲避老鷹,一方面還要“吱喲”地叫喚。
  “老鷹抓小雞”遊戲前的對答詞:母雞張開翅膀護小雞(扮母雞者伸開雙手)並學母雞叫“咕來!咕來!”老鷹就開始抓小雞。
  除了“老鷹抓小雞”外,還有一種規模較小的“狐狸護石子”的遊戲。即一人扮做母狐狸,手和腳著地,身下襬上三個石子扮做狐仔,一人扮做老虎去抓“母狐狸”身下的石子,母狐狸用腳踢著老虎,老虎就要來替換母狐狸護衛狐仔。
  人們在大敞壩上燒起一堆篝火,做各種遊戲時,上下輩之間的拘謹在這節日的氣氛中蕩然無存。俗話說,火把節是玩的節日,過節三天沒玩錯的說法。就連那些剛接來婆家過第一個火把節的新媳婦(涼山彝人新婚夫婦成家一般都從火把節開始坐鍋。)也用披氈半掩著臉羞羞答答地藏在婆婆姑子背後看熱鬧來了。
  人們狂歡到一彎弦月升上東山時才回家歇息。姑娘們激動得索性不睡,你幫我我幫你地幫著收拾打扮。準備第二天的穿著打扮,並準備乾糧、肉食、水果等東西,以便更好地前往相聚過節之地。
  火把節不僅是每個家庭傳統的節日,也是各家各戶親戚朋友交往歡聚的節。
  (來源:彝族人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