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境農場建立自救典範

【新新聞】清境農場建立自救典範

清境農場建立自救典範

清境農場建立自救典範《新新聞》周報830 期 文/鄭林鐘

 

 

你去過清境嗎?如果你10年前去過,強烈建議你毫不考慮跑去;如果你去年到過,奉勸你今年還要再去,而且未來的清境,值得你一去再去。

 

  道理很簡單,因為全台灣沒有一個旅遊點像清境這樣,辦個高山電影節、火把節,慕名而來的車陣就把公路擠到癱瘓;當地民宿假日時段現在就已經預約到今年暑假以後,即便非假日也經常莫名其妙地客滿;更不用說,7-Eleven和Starbucks也登堂入室,而後頭還有一拖拉庫高檔歐式花園別墅準備參與加入。統計資料顯示,清境的遊客量光是去年一個暑假就已達到100萬人,「青青草原」的門票在曾經有過一天一萬人的紀錄,看好清境商機潛力的休閒業者,去年投入了十多億的資金。清境,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在這麼不景氣的年代,把四面八方的遊客和資金召喚上山?

兩個超級天災,危機變成轉機

  從南投埔里沿著中橫公路霧社支線(台14甲線)向上爬升,大約經過一個半小時車程,望見「海拔1748公尺」標示牌,你就抵達了目前台灣最火紅的高山旅遊點——清境。

  這個地方說來有些奇怪。早年行政院退撫會在這裡設有安置榮民的農場,種植蘋果、水蜜桃和高冷蔬菜,清境也就和清境農場、國民賓館、青青草原畫上等號;在那個國民旅遊還不是很興盛的年代,許多「四年級」應該都曾在這裡留下青春足印,紅極一時。後來,也許因為其他新興旅遊景點陸續出現,也許因為這裡除了農場還是農場,總之,清境旅遊開始逐漸走了下坡。

  在三年多前的921大地震,山腳下的埔里死傷慘重,清境雖然沒事,卻因路斷山封,苦熬了長達將近一年的「等口無人」。當災區逐漸回復生機,清境也準備重啟迎賓大門之際,竟又遭逢碧莉絲颱風的無情肆虐,再度墜入了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期。

成功的競合,是怎麼辦到的?

  所謂危機也是轉機,如果沒有兩次慘重的天災,也許今天的清境依舊走不出低迷。「天災地變給了我們很大的反省」,目前擔任「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見晴花園山莊主人的施武忠說,921地震之後,山上的人經過滿目瘡痍的埔里,都會感到自己還能活著實在是太幸運了,日子不能再隨便荒廢;因此在碧莉絲颱風把大家吹得東倒西歪時,原本處於競爭狀態的民宿業者反而生出一種團結的敵愾,彼此敞開心胸,攜手重建家園。

      從「競爭」到「競合」的轉變,是清境再紅的最大關鍵。

  2000年9月,施武忠和幾位從外地來這裡打拚的民宿業者,開始動念籌組一個觀光促進會之類的組織,用「地震歸零」的精神,重新思索如何「復興」清境。他們認為最好的、最厚實的方法,是把清境所有的旅館、民宿整合成「一個」超大型飯店,把旅客當成共同的客人,共同行銷,讓客人自己去選擇適合的住宿房型。而這樣的理想無法一步登天,必須從「社區認同」扎根,這,可是一個大大的問題。

  促進會的成員,絕大多數都來自外地,難免給在地居民一種「不就是來撈錢的嗎?」的印象,不太相信他們會對這塊土地有深耕的認同,為了扭轉這些印象,他們不但積極參與社區事務,也扶助在地人用現代化的管理經營民宿。2001年1月第一、第二周的星期天,他們更發起兩波大規模的淨山,動員媒體力量,號召了250位義工上山。第一周,當地民眾還多半帶著看好戲的心情袖手旁觀,可是在各家民宿業者挽起袖子帶頭動手、250位義工因感動而全心投入、最後清走400台卡車垃圾的情況下,居民們的熱情也被激發起來了,第二周,婦女送點心、攤販幫忙募款等主動參與都出現了,清境,開始成為「一個」堅強的團結組織,再紅一次的希望,看來就在眼前不遠了。

什麼都給最好的,感覺就會是最好的

  「在人最多的時候,辦最棒的活動,讓遊客帶著最好的感覺回去。」促進會理事、本身也是香格里拉空中花園的業主羅介鴻,說出清境再紅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由於清境農場曾經安置從泰緬邊界輾轉來台的異域孤軍,因此,極具特色的擺夷火把節、雲南風味小吃,已經成為大自然優色美地以外,近年來清境的另一個人文賣點。

  重點是,一樣辦活動,一樣做「事件行銷」,清境做得就是比許多地方出色。

  羅介鴻舉例,許多地區也會邀請知名藝人上山造勢,但是為了省錢和方便,他們選擇淡季或非假日舉行,結果因為時間的不方便,來客稀疏,心力幾乎全部白費。但是清境不同,他們要把最棒的活動在人最多的時候推出,搞「高山電影節」,選的都是熱呼呼的強片,而且題材都和高山有關;搞「擺夷文化節」,可樂、啤酒、烤大豬、烤大羊……統統免費,不要錢;草原遼闊、星光優美、空氣清爽,氣氛和海拔一樣high,而且一毛錢不用花,遊客哪有不心滿意足的?

  「我曾經對住房的旅客做民調,他們都說塞車很苦、很累,但是能夠上山來參加活動,『再苦再累都很值得』!」「事後每個人談起清境,嘴角都會帶著微笑!」

  那,會不會很「傷本」呢?「大羅」回答得輕鬆自在,他說,祇要大家有熱情,飲料可以找到廠商贊助,其他的經費祇要一家提供一天的住宿券出來義賣,就已經綽綽有餘。

自己出錢,力量最大

  說到出錢,「有出錢就有力量」,羅介鴻又透露了一套清境的「紅祕訣」。

  推動公共事務少不了花錢,促進會雖然也申請到政府的補助,但是絕不過度依賴,大部分的經費,都是業者自己拿出來,或是藉由義賣、贊助活動等努力募到的。

  花自己的錢,除了運用靈活、主導性高之外,還有一個極為關鍵的作用,就是業者對任務與使命的認同。因為有認同,才肯犧牲出錢、努力募款,但也就因為有認同,活動的凝聚力與熱力,自然而然就會升到最高點。

  「政府已經在日月潭花了30億元,我認為即使再花300億,還是沒有效、救不起來。」羅介鴻進一步分析說,「原因很簡單,祇要都靠政府出錢,或者是自己沒出錢,活動推起來就會沒力!」「因為活動和自己沒有關係!」

乳酪還在,就看你怎麼去發現它

  目前清境地區大約有30家左右的民宿,由於每家業者經營的房數不高,注重質量,包含國民賓館在內,總計才提供420個房間左右;如果把陸續興建中的民宿也算進來,到2004年底,大約可以增加到1500個床位。雖然房間數量一下子擴增了將近三倍,施武忠並不擔心民宿品質就必然會被拉低。「業者也不是笨蛋,如果祇是搶建亂蓋,難道他不會擔心未來客人不願上門來嗎?」

  清境「高山優質民宿」,已經在國內旅遊界闖出了名號,用不著打廣告,自然就會有客人登門。不過施武忠略顯感慨地說,清境地區共有147種鳥類,是世界三大賞鳥區之一,還有一條祇要兩小時,就能夠從山腳到海拔3275公尺(武嶺)的公路,可惜台灣高山旅遊風氣一直不夠興盛,他認為,祇要全體業者把清境的未來當成自己的未來,應該還很有發展潛力。

  施武忠謙虛地說,「我不敢說清境做到了台灣No.1,但這裡確實有許多台灣Only One」;羅介鴻則驕傲地表示,「就算清境的個別民宿品質不是台灣No.1,但總體平均起來,我們還是第一!」

  如果借用前陣子很紅的「乳酪」話題,究竟誰搬走了乳酪?那麼,清境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其實乳酪還放在冰箱裡,祇是沒有被發現而已。(新新聞 http://www.new7.com.tw)

 

Scroll to Top